联系我们

联系人:李波涛(先生)

联系手机:13631496054

固定电话:82011667

企业邮箱:www.297076637@qq.com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机床母机网上看到的,谢谢!

今日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机床母机网资讯
    建筑原材料价格疯涨,地产高成本预警次生化危机
    发布者:libotao  发布时间:2012-09-19 16:44:37  访问次数:264

    最近,SOHO中国(0410.HK)召开了一次专门研究价格上涨及应对策略的会议,结果令人不安。自1月1日以来,该公司的劳动力成本按照不同工种分别上涨了100%至200%,钢材价格上涨了70%,混凝土价格上涨30%。

      SOHO中国董事局主席潘石屹(潘石屹博客,潘石屹新闻,潘石屹说吧)在上周一次例行的网络聊天中坦言:“房地产行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是最大的。”

    这番表态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佐证。本报采访的碧桂园(2007.HK)、万通地产(600246)、富力集团(2777.HK)、万达集团、华侨城(000069)、金地集团(600383)、招商地产(000024)等多家主流地产公司采购部门的负责人均表示,春节前后,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令人印象格外深刻,三四月份以来,情况更加突出。

      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6个月里,以钢材、水泥与混凝土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正在以两位数的幅度上涨,部分建材价格上涨幅度更达到了50%~70%的水平。

      这一令人震惊的数字给地产行业蒙上了浓厚的阴影,自去年下半年CPI高居不下以来,全行业感受更为剧烈的是融资环境的陡然趋紧。现在,建造成本的大幅提升成为影响地产市场后市的又一个重大的不确定因素。

      一位地产公司高管对本报记者表示,地产公司如今处于前有信贷紧缩、后有成本追涨的“两头挤压”局面,这是继资金短缺后的又一场次生危机。

      工期延误之忧

      在当前的交易行情依然低迷之际,这一波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或将带来格外的杀伤力。

      分析人士相信,若放在去年市场人气旺盛的局面下,成本上涨压力相对容易转嫁给消费者,但在如今市况下,这一转嫁将面临重重困难。

      万通地产采购中心总监胡樾说,开发商卖的多是期房,当房子预售出去后,在未来的施工中建安成本上升,从而挤压利润空间。

      “有人认为成本的高涨可转嫁到后期的房价中,但在目前的市况下,这样只会加剧有价无市的局面。”他说。

    由于多数地产公司在项目施工中,以“总包”形式把施工承包给建筑企业,因此,原材料价格上涨会首先影响施工方的利润。这些企业承受不了施工成本快速上升的压力时,往往会选择违约,遣散民工,停止施工。

      “这样的局面对开发商与建筑商是一个双输的结果。在中国地产业,相当一些地产公司都是要求建筑商垫资施工,因此这样的局面在成本快速上升时很容易出现。”阳光100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范小冲说。

      “如果施工成本继续上升,工期延误会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行业现象。”他警告说,新开工的项目相对将受到更大的影响。

      “开发商一般采用在合同中锁定总价的手段,但是一旦发生停工,打官司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必须谈判,寻求对合同的修改。”胡樾说。

      企业如何应对

      对于这样一个普遍性的难题,不同的公司将展现不同的成本控制能力。

      碧桂园一内部人士对本报表示,公司的成本优势主要来自于管理成本的压缩,例如内部结算与完善的产业链。广东的项目由自己的工程队负责,对于省外的项目,在留够一定利润的前提下会跟当地的建筑公司合作,把成本模式直接复制过去。

      碧桂园的地产业务遍及上游的原材料制造,建筑施工,以及下游的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在上游成本快速上升之际,业务链条的延伸或可为公司博得一个降低成本的有效路径。

      然而,更多的地产公司却处于成本上升与售价难以对应调整的矛盾煎熬中。对于这些地产公司,范小冲建议,可通过长期的合约、长期的订单以及战略合作,把建筑成本相对稳定住,而不是让其随市场波动。

      “地产业正在外部环境的促进下从资源模式向能力导向转变,控制成本的能力将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范小冲说。

      他透露,阳光100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菲迪克工程承包通用合同,在工程招标之初,即把所有建筑材料成本的预算资金一并总包给施工方,这样就可以避开施工期间建安成本大幅上升的风险。

      据本报采访的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除了控制成本的远期手段,部分公司并未排除调整项目售价、平抑成本高涨的途径。

免责声明:机床母机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电话: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