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粮库装粮线塑料密封槽供应-21秒前更新
②严把入库粮食质量关,减少感染虫害粮食入库
通风时,打开仓房的所有门窗,开启风机通风,废气能够通畅排出仓外。
585. 建议单侧通风仓房的进风口应设在仓房北侧,此处温度低,对粮堆降温、谷冷操作、熏蒸作业有利。;
586. 3.2.5 进风口的结构应满足进风口盖板开关方便、与设备对接方便、进风口隔热气密好的要求。对隔热气密差、开启麻烦的进风口,可采用圆型进风口或改成双铰链门和蝶形镙母、搭扣、旋转门或拉杆弹簧等紧固形式,加用厚胶条和增加进风口保温等措施加以解决。;
587. 3.3 环流熏蒸系统
588. 环流熏蒸系统是粮库,特别是温带以南粮库储粮的必要设施,它可以使毒气在粮堆内快速均匀扩散,减轻投药的劳动强度,减少接触毒气的时间,取得良好的杀虫效果。在应用中需注意:
589. 3.3.1 在生产中,熏蒸管路常与仓内的通风系统相结合,设计成通风—熏蒸共用系统,将通风道用作扩散器,使毒气均匀地分布在粮堆内,有利于提高熏蒸效果、降低熏蒸设备的投资。;
590. 3.3.2 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为了防止的燃爆,风机叶片的线速度不得大于40m/s,燃爆的下限浓度为26g/m3,因此,进入风机的毒气浓度不得超过1.7%。
591. 3.3.3 在FAO编写的《亚热带谷物通风》一书中,所推荐的环流熏蒸的单位通风量为q=1.5m3/h?t,但对于的环流熏蒸,平房仓的单位通风量q≤0.5m3/h?t,高大筒仓的q≤0.3m3/h?t。
592. 3.3.4 为防止气体燃爆和空气阻力过大,环流管中的风速一般应限制在15m/s以内,环流主管道的直径应大于100mm。在1998年新仓建设中,所推荐的主环流管内径为φ125mm,进风口处环流接口内径为φ65mm。;
593. 3.3.5 在环流熏蒸中,目前相应规范推荐的或生产中使用的产气方式有钢瓶装混合气法、仓外发生器法和动态潮解法三种,试验与生产应用证明:杀虫效果与熏蒸浓度有关,而与产气方式无关,但熏蒸费用与产气方式密切相关。从“安全、经济、有效、实用”的原则考虑,“动态潮解”法操作简单安全、费用,故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594. 3.4 谷物冷却系统
595. 谷物冷却系统可用于应急处理发热粮、防止结露、高水分粮保管、虫霉、保持品质等场合。其应用特点是:
596. 3.4.1 直接冷却粮堆,粮食降温快,散装粮堆保温性好,复冷间隔时间长,无需建造专门的低温仓。;
597. 3.4.2 及时冷却,制止潮粮发热霉变,延长存放期,为干燥通风降水赢得时间。
598. 3.4.3 合理操作是决定谷冷效益的关键点,一要注意选择合理的冷却通风时机,尽量不在高温、高湿时开机
在做囤进粮的同时,安装好测温线路和测气管等,并在囤顶和四周覆盖一层麻袋等覆盖物。粮垛、囤做好后,罩盖帐幕,引出测温线头、测气管等,并做好各种孔口的焊接和粘合,后将帐幕下端与铺底薄膜焊接起来。五面密封的粮垛(囤)底部没有铺底薄膜,帐幕的高度应比粮垛高度加长30~50cm,便于下端铺地,用粘合剂或胶带纸密封,再用沙袋压实,密封工作即告完成。
首页-粮库装粮线塑料密封槽供应-21秒前更新
对一些隔热性能较差的仓房进行低温储藏时,为维持低温冷却效果,除对仓房进行隔热密闭外,还需对粮堆采取隔热保冷措施。生产中常用的麦糠、稻壳及旧麻袋、草苫、棉被、聚乙烯泡沫塑料板、PEF隔热保温板等隔热吸潮的材料加以压盖,或用装袋半包平贴合缝,两层相互错缝,压平压紧,以增隔热保冷效果。若粮面再加薄膜密封其效果会更好。
!防水⑶仓内用隔热材料吊顶,把透入屋顶的热量隔在吊顶之上,同时在山墙上安装排风扇;
564. ,利用夜间低温时通风,不断将屋脊下三角地带的积热排出仓外,提高吊顶的隔热效果
到春初时节气温上升后,要充分利用阳光与干燥气候,通过通风、晾晒方式,及时把玉米水分降低至安全范围,为长期储藏打下基础。
267. 52. 油料保管有什么共性?;
268. 油料保管有以下两个共同特性:
269. ,脂肪含量高。植物油料所含的脂肪一般在40~50%左右,少的也在20%左右。脂肪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在储藏中容易受到氧气或微生物的影响,发生氧化、水解作用。油料对热敏感,高水分油料只能采用低温干燥,不能采用热缓苏工艺,否则其品质要受到损害。
270. 第二,发热变质。由于自身的呼吸作用,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油料发热、霉变和生虫。油料发热的温度常高于粮食,可达80℃以上。发热霉变后的油料,首先是脂肪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使酸价。也可能发生氧化酸败,使油品带有酸败味,影响油料的出油率和品质,严重时造成油品带毒,失去食用价值。;
271. 由于脂肪是一种疏水物质,因此油料内的水分分布极不均匀,都集中在亲水凝胶部位,即使在油料水分较低的情况下,其亲水凝胶部位的含水量也会很高。所以,油料安全储藏的水分标准要比谷物类低得多(见表7-2)。
272. 53. 什么是油脂酸败?
273. 油脂酸败是指在油脂储存的过程中,由于保管不善,引起酸败变质的现象。具体表现为透明度变小,颜色加深,混浊度增大,有哈喇味等。
274. 54. 油脂酸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75. 油脂酸败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氧、光照和油脂中水分的作用。;
276. 55. 如何有效预防油脂的酸败?
277. 油脂酸败除油脂本身的特殊性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因此,要控制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油脂的安全储藏。
278. ⑴水分:一般认为油脂含水量超过0.2%,水解酸败作用会加强。所以,在油脂的保管和调运中,要严格防止水分的浸入。
279. ⑵杂质:非脂肪物质会加速油脂的酸败,一般认为油脂中以不超过0.2%为宜。
280. ⑶空气:空气中的氧气是引起酸败变质的主要因素,因此,应严格密封储存。;
281. ⑷光照:日光中的紫外线有利于氧的活化和油脂中游离基的生成,加快油脂氧化酸败的速率,因此,油脂应尽量避光保存。
282. ⑸温度:温度升高,则油脂酸败速度加快,温度每升高10℃,酸败速度一般加快一倍。反之则延缓或中止酸败过程。另外,包装材料应选用铁皮或钢板,还可适当添加抗氧化剂或阻氧化剂。
283. 56. 大豆保管的特点是什么?
284. 大豆种皮薄,组织坚硬,含有纤维素和蜡质,害虫不易侵害,对霉菌也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但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吸湿性较强,当水分超过14~15%时,籽粒往往变软。储藏时间较久的大豆经高温季节易变色、变味,发生“走油”、“红眼”现象,致使大豆发芽率降低。
285. 57. 大豆保管有哪些主要措施?;
286. ⑴控制水分。有效地保持大豆干燥是保管好大豆的主要措施。在我国东北地区大豆安全储藏的水分标准一般为:冬季14%,春秋季13.5%,夏季13%
从外观特征看,花岗石常呈整体均粒状结构,称为花岗石结构。特征花岗石构造致密、强度大、密度大、吸水率极低、质地坚硬、耐磨,属酸性硬石材。花岗石的化学成分有SiOAl2OCaO、MgO、Fe2O3等,其中SiO2的含量常为6%以上,为酸性石材,其耐酸、抗风化、耐久性好,使用年限长。花岗石所含石英在高温下会发生晶变,体积膨胀而开裂,因此不耐火。分类、级别及技术要求天然花岗石板材按形状可分为毛光板(MG)、普型板(PX)、圆弧板(HM)和异型板(YX)四类。
粮库装粮线塑料密封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