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通辽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滤池工艺
滤 池
1)普通快滤池
单层、双层滤料滤池中冲洗前水头损失宜采用2.0~3.0m;滤层表面上的水深,宜采用1.5~2.0m。
单层滤料滤池宜采用大阻力或中阻力配水系统;三层滤料宜采用中阻力配水系统;冲洗排水槽的总平面面积,不应大于滤池面积的25%,滤料表层到洗砂排水槽的距离,应等于冲洗时滤层的膨胀高度。
当采用水箱(塔)冲洗时,水箱(塔)有效容积应按单格绿翅膀冲洗水量的1.5倍。当采用水泵冲洗时,水泵的能力应按单格滤池冲洗水量设计,并设置备用机组。
通辽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滤池工艺
2)V型滤池
V型滤池冲洗前水头可采用2.0m;滤层表面上的水深不应小于1.2m;V型滤池采用长柄滤头配气、配水系统;V型滤池冲洗水的供应,宜用水泵。水泵的能力应按单格滤池冲洗水量设计,并设置备用机组。
污水深度处理
1)深度处理采用混合、絮凝沉淀工艺时,投药混合设施中平均速度值宜采用300s-1,混合时间宜采用30~120s。
2)絮凝、沉淀、澄清、气浮工艺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
A:絮凝时间为5~20min。
B:平流沉淀池的沉淀时间为2.0~4.0h,水平流速为4.0~12.0mm/s。
C:斜管沉淀池的上升流速为:0.4~0.6mm/s
D:澄清池的上升流速为:0.4~0.6mm/s
3)滤池的设计
A:滤池的进水浊度宜小鱼饼10NTU。
B:滤池的虑速应根据滤池进出水水质要求确定,可采用4~10m/h。
C:滤池工作周期为12~24h。
4) 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经混凝、沉淀、过滤后,仍不能达到再生水水质要求时,可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
采用活性炭吸附工艺时,宜进行静态或动态实验,合理确定活性炭的用量、接触时间、水力负荷和再生周期。当无设计资料时,可按下列标准采用:
A:空床接触时间为20~30min
B:炭层厚度为:3~4m
C:下向流的空床虑速为7~12m/h
D:炭层最终水头损失为:0.4~1.0m
E:常温下经常冲洗时,水冲洗强度为11~13L/(m2.s),历时10~15min,膨胀率为15%~20%;定期大量反冲洗时,水冲洗强度为15~18 L/(m2.s),历时8~12min, 膨胀率为25%~35%。经常反冲洗周期为3~5d。
5.10消毒
1)紫外线消毒:
A:二级处理的出水为15~22mJ/cm2。
B:再生水为24~30 mJ/cm2。
C:照射渠水流均布,灯管前后的渠长度不宜小于1m。
D:紫外线照射渠不宜少于2条。当采用1条时,宜设置超越渠。
2)二氧化氯和氯
A:二级处理出水的加氯量应根据试验资料或类似运行经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二级处理出水可采用6~15mg/L,再生加氯量按卫生学指标和含氯量确定。
B:二氧化氯或氯消毒后应进行混合和接触,接触时间不应小于30min。
|